2025年9月25日,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两份征求意见稿,明确公布了我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(UDI)全面实施的最后时间节点。这标志着中国医疗器械“实名制”时代正式进入倒计时,行业将迎来最彻底的规范化变革!
新规核心:UDI全面覆盖时间表确定!
根据《关于特定情形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有关事项的公告(征求意见稿)》和《关于做好后续品种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(征求意见稿)》两份文件,中国UDI全覆盖路线图已经清晰:
2027年6月1日起:所有第二类医疗器械(含体外诊断试剂)和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,上市产品必须自带UDI
2029年6月1日起:所有第一类医疗器械全部纳入UDI管理,实现医疗器械UDI 100%全面覆盖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此前生产的产品,新规设置了豁免条款:2027年6月1日前生产的二类器械和一类体外诊断试剂,以及2029年6月1日前生产的一类器械,可继续销售和使用而不受新规限制。
六类情形可免赋码,但企业可自愿实施
此次征求意见稿同时列出了UDI豁免清单,以下六类情形可免于赋码:
多件装产品:已有UDI的最小销售单元内的单个器械(如口罩、避孕套、采血管等)可免。
定制式器械:根据规定生产的定制式医疗器械可免。
器械组合包:整个组合包有UDI,仅限组合包内使用的一次性器械可免。
运输包装:仅用于运输的外包装可免。
仅供出口:不在国内销售使用的器械可免,但要符合进口国(地区)的要求。
药为主组合产品:以药品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,在药品可追溯前提下可免。
尽管有豁免政策,但文件鼓励企业自愿实施UDI,以提升产品管理水平。
多部门联动:三医协同打造UDI生态圈
此次新规最显著的特点是药监、卫健、医保部门的系统化协同:
经营企业必须实现“带码出入库”并对接国家医保平台
医疗机构需建立“全程带码记录”系统,并上传至省级医保平台
省级医保部门将把UDI与耗材招标、支付管理直接挂钩,实现“扫码即时报销”
这种多部门联动机制将使UDI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通用语言,打通从生产到临床使用再到医保结算的全链条。
企业应对倒计时:立即行动抢占先机!
距2027年6月1日仅剩不到两年,时间相当紧迫。医疗器械注册人、备案人宜尽早启动三大关键动作,以确保有充足时间应对:
1. 赋码系统建设
确保所有最小销售单元具备符合标准的UDI标识。根据YY/T 1943-2024《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包装实施和应用》标准,企业需完善多级包装的UDI管理。
政策咨询与解读: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政策要求,避免合规风险
UDI系统实施:从编码、赋码到数据上传的全流程服务
多码融合管理:实现UDI与医保代码、院内码的多码对接
追溯平台建设:构建符合药监、医保要求的全链条追溯体系
立即行动,迎接UDI全面实施时代!
公众可在2025年10月26日前将建议发送至wys-xbs@nifdc.org.cn,邮件标题请注明“UDI实施反馈意见”。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,现在正是抢占先机的关键时期,及时部署UDI系统将为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。
(本文基于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意见稿及行业分析,具体实施以最终发布的官方文件为准。)
公众号
研发中心
长沙高新区麓谷企业广场F3栋10楼
运营中心
长沙雨花区双塔国际广场B座14楼
南京办事处
南京栖霞区红枫科技园D11栋6楼
联系方式
400 900 3068
商务邮箱
market@rzdata.net
客服邮箱
support@rzdata.net